明清家具的收藏和研究以硬木材質(zhì)一枝獨秀,而與之占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漆飾家具卻鮮有人關(guān)注,以至精品多流出境外,難覓蹤跡了。
漆飾家具全稱為“大漆髹飾家具”,是漆器門類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德祥先生在《張說木器》中談到:“我國最早的優(yōu)秀家具就是漆器。明式家具的有些典型做法就是在漆家具的造型基礎(chǔ)上形成的�!惫P者贊同這一觀點,同時也認為,研究和揭示漆飾家具在明清時期的演變過程,對于推定明式硬木家具在明清時期的演變過程和明式硬木家具風格形成的時間具有借鑒意義。
古典家具收藏愛好者們見到明清的特別是明代的漆飾家具,往往嫌其斑駁殘破,認為不及硬木家具耐久。就使用和保養(yǎng)而言,漆飾家具的確不及硬木家具“皮實”,但若經(jīng)過久遠歲月的銷蝕,長壽則無過于被大漆、灰蔴包裹著的軟木家具,傳世的高古家具及古琴等均可證明。因此,我們理應(yīng)對漆飾家具這一傳承和發(fā)展了數(shù)千年之久的家具工藝(包含造型工藝和漆飾工藝)感到驕傲與自豪,而絕不應(yīng)該漠視甚至輕視它。
由于社會變遷和時尚更替等原因,不少上層社會的漆飾家具流散到了鄉(xiāng)村僻壤。這件朱地填漆戧金云龍紋方頂箱,背面刻有“大明萬歷癸丑年制”款,造型、大小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萬歷款彩綾描金加鑲嵌云龍紋方頂箱基本一致,工藝水平同屬于明朝的內(nèi)府極品。這件頂箱長期流落于內(nèi)蒙古、山西交界一帶,近年方現(xiàn)于世,販者輾轉(zhuǎn)于京津地區(qū)求售,據(jù)說有幸被國內(nèi)收藏家買下。此箱曾在民間被長期使用,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其上頂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揩抹摩擦,磨損明顯,但龍形仍很完整,表明其色彩是經(jīng)過厚填再磨平的,極費工料。明末著名鑒賞家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對“內(nèi)府填漆”家具備加贊賞,稱之為“奇品”。而相當部分的明代和幾乎全部的清代五彩戧金家具,主體紋飾的色彩是描繪而非填入的,至多是在錦地上才填入色漆,若也歸作“填漆戧金”,則對二者的工藝價值的評判實有失公允,應(yīng)稱為“彩繪戧金家具”(工藝全稱為“戧金細鉤描漆”)。
有些明清漆飾家具上帶有精美的人物故事圖案,荷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如這件朱黑地彩繪描金五子祝壽圖座箱,圖案中的婦女妝束與明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建的山西汾陽圣母廟壁畫中的婦女妝束高度一致,畫中的家具也具有明中后期的特征,再綜合漆色、斷紋等因素分析,可以判斷,應(yīng)屬于這一時期山西南部制作的佳器。
另一件出自于山西平遙的黑地彩繪描金人物故事紋座箱,圖案紋飾的風格與《山西傳統(tǒng)家具·可樂居選藏》(馬可樂策劃,美國柯惕思編著)第221頁的黑地彩繪描金山水人物紋圓角柜極為相似,后背上方也繪有一彎仰月,兩者應(yīng)為同一作坊抑或同一名畫師作品。畫中的色彩多數(shù)是在先描金鉤出輪廓及紋理后再填入的,可以看到色彩與金線之間的縫隙。明代漆藝家楊明于天啟年間在《髹飾錄》第139條“金理鉤描漆”后面補充寫道:“又有為金細鉤,而后填五彩者,謂之‘金鉤填色描漆’�!笨芍摴に嚨牧餍休^晚,再綜合漆色、斷紋等因素分析,此箱應(yīng)斷為17世紀前葉,即明晚期時山西中部制作的佳器。
所幸,上述漆飾家具被內(nèi)地藏家收藏。然而,更多的明清漆飾家具精品是在還沒有來得及好好研究的情況下,就已經(jīng)流失境外,令人倍感惋惜。古代家具極少有出土的機會,它們的毀損和流失難以彌補,因此,重視明清漆飾家具的收藏與研究已是迫在眉睫了。
漆飾家具全稱為“大漆髹飾家具”,是漆器門類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德祥先生在《張說木器》中談到:“我國最早的優(yōu)秀家具就是漆器。明式家具的有些典型做法就是在漆家具的造型基礎(chǔ)上形成的�!惫P者贊同這一觀點,同時也認為,研究和揭示漆飾家具在明清時期的演變過程,對于推定明式硬木家具在明清時期的演變過程和明式硬木家具風格形成的時間具有借鑒意義。
古典家具收藏愛好者們見到明清的特別是明代的漆飾家具,往往嫌其斑駁殘破,認為不及硬木家具耐久。就使用和保養(yǎng)而言,漆飾家具的確不及硬木家具“皮實”,但若經(jīng)過久遠歲月的銷蝕,長壽則無過于被大漆、灰蔴包裹著的軟木家具,傳世的高古家具及古琴等均可證明。因此,我們理應(yīng)對漆飾家具這一傳承和發(fā)展了數(shù)千年之久的家具工藝(包含造型工藝和漆飾工藝)感到驕傲與自豪,而絕不應(yīng)該漠視甚至輕視它。
由于社會變遷和時尚更替等原因,不少上層社會的漆飾家具流散到了鄉(xiāng)村僻壤。這件朱地填漆戧金云龍紋方頂箱,背面刻有“大明萬歷癸丑年制”款,造型、大小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萬歷款彩綾描金加鑲嵌云龍紋方頂箱基本一致,工藝水平同屬于明朝的內(nèi)府極品。這件頂箱長期流落于內(nèi)蒙古、山西交界一帶,近年方現(xiàn)于世,販者輾轉(zhuǎn)于京津地區(qū)求售,據(jù)說有幸被國內(nèi)收藏家買下。此箱曾在民間被長期使用,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其上頂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揩抹摩擦,磨損明顯,但龍形仍很完整,表明其色彩是經(jīng)過厚填再磨平的,極費工料。明末著名鑒賞家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對“內(nèi)府填漆”家具備加贊賞,稱之為“奇品”。而相當部分的明代和幾乎全部的清代五彩戧金家具,主體紋飾的色彩是描繪而非填入的,至多是在錦地上才填入色漆,若也歸作“填漆戧金”,則對二者的工藝價值的評判實有失公允,應(yīng)稱為“彩繪戧金家具”(工藝全稱為“戧金細鉤描漆”)。
有些明清漆飾家具上帶有精美的人物故事圖案,荷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如這件朱黑地彩繪描金五子祝壽圖座箱,圖案中的婦女妝束與明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建的山西汾陽圣母廟壁畫中的婦女妝束高度一致,畫中的家具也具有明中后期的特征,再綜合漆色、斷紋等因素分析,可以判斷,應(yīng)屬于這一時期山西南部制作的佳器。
另一件出自于山西平遙的黑地彩繪描金人物故事紋座箱,圖案紋飾的風格與《山西傳統(tǒng)家具·可樂居選藏》(馬可樂策劃,美國柯惕思編著)第221頁的黑地彩繪描金山水人物紋圓角柜極為相似,后背上方也繪有一彎仰月,兩者應(yīng)為同一作坊抑或同一名畫師作品。畫中的色彩多數(shù)是在先描金鉤出輪廓及紋理后再填入的,可以看到色彩與金線之間的縫隙。明代漆藝家楊明于天啟年間在《髹飾錄》第139條“金理鉤描漆”后面補充寫道:“又有為金細鉤,而后填五彩者,謂之‘金鉤填色描漆’�!笨芍摴に嚨牧餍休^晚,再綜合漆色、斷紋等因素分析,此箱應(yīng)斷為17世紀前葉,即明晚期時山西中部制作的佳器。
所幸,上述漆飾家具被內(nèi)地藏家收藏。然而,更多的明清漆飾家具精品是在還沒有來得及好好研究的情況下,就已經(jīng)流失境外,令人倍感惋惜。古代家具極少有出土的機會,它們的毀損和流失難以彌補,因此,重視明清漆飾家具的收藏與研究已是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