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對中國傳統(tǒng)家具文化文獻中生僻字釋義的研究。所謂的“生僻字”就是指較難認識或者易弄混淆的漢字。共收集和整理了46個與家具相關的生僻字,并按家具名稱、結構、工藝、裝飾紋樣、工具、人名以及家具相關日常生活用品進行分類,對其進行了注音以及淺釋義。
然后有針對性地挑選家具生僻字進行詳細闡釋。挑選主要考慮以下兩個原則:按照家具生僻字分類標準,盡量做到每類選一組字進行釋義;挑選一組詞盡可能具有共性,有可研究的價值。在傳統(tǒng)家具名稱生僻字釋義的研究中,挑選“櫬”、“槨”、“櫬”進行釋義,三者都與棺材有關。在傳統(tǒng)家異結構生僻字釋義的研究中,挑選“楔”與“砦”進行釋義,二者都是常見的家具結構。在傳統(tǒng)家具工藝生僻字釋義的研究中,挑選“髹、攢”進行釋義,二者都是常見的家貝工藝。在傳統(tǒng)家具裝飾紋樣生僻字釋義的研究中,挑選‘‘螭、樂(卍)”進行釋義,二者都是常見的家爲裝飾紋樣。最后挑選了“壺門”與“壸門”對其正誤辨析,二者都是在文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然所指為同一物。
針對中國傳統(tǒng)家具文化文獻中有關家具名稱棺材敘述的“櫬”、“槨”、“檍”進行釋義,得出“櫬、槨、檍”三字都與棺材有關。“槨〃指的是棺外所套的大棺,“檍”指的是棺內(nèi)所嵌的小棺,“櫬”指的是貼身之棺。在棺材的發(fā)展歷程中,有很濃厚的棺材文化,從史前時期對死者的特殊禮遇,到殷商時代在貴族階層中普遍的使用,最后在周代在宗法制度下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備的棺槨制度。而“櫬”、“槨”、“樣”三字完全迎合了中原古代的禮儀制度。一般來說,“櫬宮”大多只有皇帝才能使用,而“棺槨”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之說,至于“檍”一般是出征的將士帶的。換句話說,“櫬、槨、檍”從側面反映了古時候貴賤和等級制度。
針對中國傳統(tǒng)家具文化文獻中有關家具結構敘述的“楔”、“砦”進行釋義,“楔”指的是漲緊榫卯間隙使之牢固的裝置,而“砦”指的是界定部件的活動范圍及方向的裝置。雖然都是極其細小的零件,但這些貌似微不足道卻有著重要作用的小零件,和家具上的其它部件一樣有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楔這種結構方法被稱為擠楔,楔按其使用形式大致有如下幾種:楔釘榫、破頭楔、大進小出楔。楔釘榫是在兩片榫頭交搭中部剔鑿方孔,將一枚斷面為方形,一邊稍粗,一邊稍細的楔釘貫穿過去,使其也不能左右移動即可。破頭楔是在透榫端部的靠近外側的適當位置,預先鋸開楔口,待榫入卯后,再備入楔子,使榫頭挎開,體積加大,木質(zhì)增密。大進小出楔是在半榫的結構上。用較壯而規(guī)整的木楔穿透家具表層將半榫備牢,其外觀與大進小出榫無異。在柜門和抽屜后立栽的“碰頭”、柜子“栓桿”下立栽的扁銷,原則上都應稱作“砦”
針對中國傳統(tǒng)家具文化文獻中有關家具工藝敘述的“髹”、“攢”進行釋義,“髹”指的是以漆漆物,而“攢”主要表示是簇擁、聚集之意。髹漆工藝經(jīng)過了輝煌的發(fā)展歷程。商周時代,用色漆和雕刻來裝飾器物。戰(zhàn)國器物品種和髹飾技法等都有很大的發(fā)展。漢代漆器的造型及裝飾呈現(xiàn)新的面貌。唐代漆器表現(xiàn)在起源于前代的金銀平脫至此而愈加華美。宋代一向以一色漆器制作精良為世所稱。元代漆工名匠輩出,尤以剔紅、剔犀、戧金諸作,達到了歷史的頂峰。明代髹飾工藝多種技法相結合。清代前半葉漆器更趨精工細巧而不免流于纖密繁瑣。中葉以后,國運日促,導致各種工藝的全面衰退。從大量的出土實物中可以看出,春秋戰(zhàn)國的漆家具,不僅有漆俎、漆幾等原有品種,還出現(xiàn)了漆大床、漆衣箱、漆案等新的品種。裝飾技法多樣,有彩繪和雕刻等手法,這為后來漢代成為漆家具的高峰期奠定了基礎。而“攢斗”工藝源于中國古建內(nèi)檐裝修制作門窗格子心的工藝技術,這種工藝逐漸被木制家具鎖接受,用在架格的欄桿、各種床圍子上。攢斗工藝主要有兩大優(yōu)點:一是完全徹底消除木材本身的應力,不論潮濕與千燥,攢斗的結構少有變形開裂。單體越小,效果越好;二是圖案細膩嚴謹,整齊劃一,富于韻律。但問題制作麻煩,費工費時,故家具作品不多。
針對中國傳統(tǒng)家具文化文獻中有關家靈裝飾紋樣敘述的“螭”、“卍”進行釋義,“螭”指的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與龍有關的神獸,而“卍”最初人們把它當成是太陽或火的象征,以后被普遍地作為吉樣的標志。螭紋是和龍紋非常接近的一種題材,頭和爪己不大像龍,而吸取了走獸的形象,身軀亦不刻鱗甲,體態(tài)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懸殊。漢代至宋元時期形體特征是:獸身為止面立體像,軀體大多呈S形曲線,螭首有為潛伏狀的,四肢強健蹲如弓,體現(xiàn)肌肉力度的脊柱線自頭部而下暢達臀部,與剛勁的絞絲尾合為一體,其形象如同猛獸出擊,顯示了強大的威懾力。明代形體特征是:神態(tài)日臻衰微,表現(xiàn)在工藝手段上是螭的肌肉力度不及先代強健,對軀體的刻畫多花俏,而且逐漸地從猙獰可怖的辟邪獸轉(zhuǎn)變?yōu)榭阢曥`芝的吉祥物;另一方面由于受飾物形體的限制或出于需要,螭紋的形態(tài)擺脫了早期單一的局面而按需制作。關于清代螭紋的兩類形體以及它們之間的共存狀況,清代形體特征分為四個階段:明代末期和清代早期的獸身螭中,已有一部分實物的軀體形象發(fā)生變異:獸態(tài)退化,形體細長多卷轉(zhuǎn)。這一時期的側面環(huán)體螭當在形成階段;至遲在雍止時期,側向環(huán)體螭在建筑裝飾上己得到應用。并一直延續(xù)到清代末期。其表現(xiàn)范圍也逐漸擴大到家具、瓷器、玉器及文房用品等;乾隆至嘉慶時期,側面環(huán)體螭的應用達到高潮,形式也多變。清道光以后,該紋樣漸趨退化,軀體、四肢及尾巴形似卷草,己完全喪失獸類氣息;同樣作為裝飾紋樣的獸身螭,雖貫穿于整個清代,但大都走形失約,有長身短腿或短尾的、有將四肢作成棒槌形的、有將螭尾作成花芽狀的。而且是時代越晚,其形變越大。而“卍”字紋家異作品較少,一直到明清時期,家具才出現(xiàn)了形式多樣的“卍”字紋裝飾。將明清“卍”字紋做比較得出:明代依正田字紋排列,清代則以卍字紋做相互連沿,或二方,或四方,有的在互連中還構成俯視,顯得十分富麗。螭紋與“卍”字紋在不同的年代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利用這一點,可以對一些家具進行斷代。
針對中國傳統(tǒng)家具文化文獻中有關家具結構“壺門”與“壸門”出現(xiàn)混淆進行正誤辨析研究,通過查找傳統(tǒng)文獻,根據(jù)語義學相關知識,分析了“壸門”一詞誤寫起因、發(fā)展的過程,得出“壺門”才是正確用詞。
如果對傳統(tǒng)家具生僻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大力度收集和整理,然后歸納總結,為中國傳統(tǒng)家具文化體系“添磚添瓦”。在其它學科,也可以做類似的生僻字研究,相信對完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的幫助。